水红花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 [复制链接]

1#
得白癜风怎么办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0516/4174800.html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这首歌曾打动了无数的中国人,她的发源地就在吉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边境地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近年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吉林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兴边富民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机遇,汇聚各方资源力量,以*建引领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开发开放为动力,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依托,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将重点边境村打造成为人气兴旺、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现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也和全国一样,正瞄准乡村振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观美景 尝美食 品美酒


  地处中国、朝鲜、俄罗斯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珲春市,是国家首批四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是吉林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市、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区以珲春岭为界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接壤,西南以图们江为界与朝鲜的罗先市相邻。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珲春市依山面海(靠近日本海),气候宜人,江河纵横,自然风光秀美独特。防川村位于中朝俄交界处,人称“东方第一村”,是个一眼可以遥望三国的风景区,在这里可以体验“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的感受。全域旅游以“一核四区三带”为总体布局;中部以招待服务、休闲娱乐、文化呈现和特色餐饮为主,打造城市旅游发展重点核心区;东区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游为主题,打造生态旅游片区;西区以渤海国八连城、古寺庙等遗址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片区;南区以边境游、跨国游,敬信国际旅游小镇为特色,打造边境旅游片区;北区以田园旅游、度假和红色文化休闲为主,打造红色与生态旅游片区。


  家住珲春市的向阳女士告诉记者:“我是随着珲春市开放开发而步入旅游行列的,近三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这里的旅游业也受到了影响,去年我家开的客栈收入近9万元,我们真的很高兴,来这里的游客,都兴奋地告诉我,他们被这里的美景给迷住了。”


  来到珲春市,一定要看这里的八景。即东方第一哨、土字石界碑、碧藻红莲池、绿洲金沙丘、民俗朝族村、张鼓峰战役旧址、吴大澄雕像、洋馆坪大堤。观景过后,更要品尝一下这里极具特色的美食,这里的美食数不胜数,有打糕、五谷饭、参鸡汤、牛肉汤饭、泡菜、明太鱼、石锅饭等。参鸡汤是朝鲜族一道颇具特色的菜肴名汤,是肉类食品和滋补类食品的完美组合,不仅不油腻,且清爽鲜美,营养价值极高。汤内的鸡肉炖得极烂,筷子一夹骨肉就分离,肉香中还带有米香、药香。


  当地的脱贫户崔则说:“我脱贫后,村里、镇里和市里都在帮我谋划乡村振兴的产业,我开了一家旅游特色的餐馆,去年收入20多万元,我很知足。现在,我们脱贫户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据了解,珲春市开展全域旅游以来,还设立了乡村旅游开发试点,创新多元休闲业态,推动乡村旅游向园区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哈达门乡依托农家山庄,发展休闲度假游;密江乡依托非遗文化,发展民俗田园游;杨泡满族乡依托满族文化,发展民俗体验游;三家子满族乡依托绿色果蔬,发展四季体验采摘;防川民俗村被评为全省AAAA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和吉林省十佳乡村旅游精品村,大荒沟村、下洼子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接待游客.7万人次,收入.1亿元,仅珲春市接待游客就达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9.5亿元。今年,珲春市全市人民正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分夺秒抢回疫情耽误的宝贵时间,助力全市的乡村振兴。


  收入一年比一年多 日子越过越红火


  年7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时隔七年,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清晰地记得总书记对他们的深深关爱。村民姜家树告诉记者:“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去做,种好地,多打粮,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中国粮。”


  延边地区最大的平岗绿洲水稻基地位于和龙市东城镇,水稻总面积公顷。基地地处世界*金水稻带,冬暖夏凉,光照充足,雨水充沛。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强调:“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农药,要好好把握。要细化增产技术措施,争取秋粮丰收。粮食要打出品牌,确保价格好、效益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为了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打出粮食品牌效果,和龙市农业农村局在光东村水田地中设置了田间自动气象和虫害监测仪,光东村将全村公顷水田全部纳入质检系统,24小时全方位监控水稻生长环境。现在,这里的普通包装的大米每市斤卖到了6元,10斤礼盒包装的大米卖到了元。光东村的大米实行订单制,全村的大米仅销售这一项每年就能增收多万元。村民周梅浩告诉记者:“我承包了5公顷土地种植优质水稻,年纯收入达5万多元,我从一个脱贫户,摇身一变成为种植大户。我要靠自己的双手致富。这几年,我在国家的惠农*策和当地*府的帮助下,种粮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现在,光东村创新谋划实施了“共享稻田”项目,紧紧抓住东西部协作帮扶的有利契机,-年成功推介“共享稻田”2.4万份,销售额达万元,纯利润达到万元,其中一部分留在村集体,另一部分给脱困户分红。年,和龙市协调林源农作物种植专业农场与延边中科康健农业有限公司合作,选定50亩试验田,启动食疗大米种植示范基地,秋收后以5元/斤收购价销售水稻3.3万斤,提高种粮户收入16.5万元。


  据了解,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粮食播种面积达38.9万公顷,粮食产量达到35.8亿斤,和龙市粮食播种面积达46.93万亩,其中水田11.7万亩,旱田35.18万亩,年,全市水稻产量达到5.2万吨。


  发展特色种养业 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特色产业发展良好,全州各县依托独特资源优势,已形成乡村旅游、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打造景点景区78个,其中AAA级以上52个(AAAAA级1个、AAAA级12个)、民宿农家乐家。人参、桑*及*牛、冷水鱼为主的特色种养业初具规模,形成多业融合发展之势。


  和龙市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生态环境资源,大力发展桑*种植产业。该市先后投资2.1亿元,建设桑*菌棚栋,摆放余万段桑*菌,占国内总量的75%,年销售收入2.6亿元。在和龙市,桑*已经成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后盾,也是当地强市富民的重要产业。


  和龙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南部,地处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上游北岸,设有南坪、古城里两个对朝鲜国家级陆路口岸,境内国境线长.9公里。和龙市位置属中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对桑*的种植极为有利。


  他们依托东西部对口帮扶协作平台,积极推动当地桑*产业向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展,龙头企业、村集体和村民形成了产业带动、利益联动、效益共享的发展机制,全市不仅有多名脱贫户通过产业分红增加收入,还吸纳解决脱贫户就业多人。


  在该市八家子镇南沟村桑*基地,记者看到,南沟村地处海兰江中游,区位优势好,是桑*繁育生长的*金地带。该镇*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桑*又称‘森林*金’,在抗癌抗肿瘤方面,是国际公认的生物领域药用真菌。”在市委、市*府的支持下,年在南沟村新建栋大棚,种植71.8万段桑*。目前,项目总投资已达到万元,建设桑*大棚栋,同时建设了桑*菌生产车间,初步形成了生产、种植为一体的桑*基地。该基地运营以八家子镇*府为主体,由八家子镇众益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承载运营,以6个行*村为成员,形成“企业+基地+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向脱困户流转租赁土地、参与运营就业、利润统筹分配三种方式,带动全镇户人增收,产业分红人均增收余元,吸纳脱贫户就业多人,其中长期管护工人30多人,每月增收余元。同时,该镇多管齐下发展民族食品加工、特种珍禽养殖、水稻种植等项目,构建完成多元化产业新格局。


  在基地务工的脱贫户徐明福说:“我今年已经68岁了,由于年纪大,家里有患病的妻子需要照顾,很难到外地打工,常年家里没有什么收入来源。自从3年前我在该基地负责大棚通风、喷水等工作,不仅不累,每月还有了近元的收入,日子过的也有了盼头。”


  据了解,近年来,和龙市投入各类资金7.6亿元,撬动金融扶贫贷款5.5亿元。实施乡村数字化建设,重点发展互联网、乡村旅游、桑*、有机大米等扶贫产业项目个,和龙市成为东北唯一的全国电商兴农扶贫样板县,累计建设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65个、网商家,省级电商村3个。

(责任编辑:景远)

来源:中国经济网乡村振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