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次咳嗽,医院做检查,那时,第一次听到支原体这个名称,没什么概念,后来也是经过吃药打针,逐渐康复,也就没了印象。
现在,支原体好像离大人们越来越远。直到近期的一则病例,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支原体。
“茵茵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听着主管医生的叮嘱,茵茵的妈妈百感交集。不是当妈的不懂,实在是茵茵的病情让一家人的心情跟着经历了一番“大起大落”。
所有的担心还是从茵茵的一个小行为说起:行走不稳。
10月31日,6岁的茵茵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的迹象,起初家里人并未在意,但当茵茵无故在平地上摔倒后,家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这绝非什么好征兆,关键孩子这两天除了有些咳嗽,也没磕着碰着,怎么会突然这样?
扶起茵茵后,父母便带着孩医院,行颅脑CT未见异常。遂赶至榆林市,医院。行颅脑核磁及腰椎穿刺术,颅脑平扫提示双侧齿状核、桥脑背侧对称性异常信号,测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未化验,诊断怀疑为病*性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病?
这个猜测可真是吓坏了茵茵的父母,孩子这么小,怎么会“无缘无故”突然得了脑炎?
“慌了神”的父母赶忙咨询了身边当医生的朋友,经过介绍,也是为了行进一步治疗,茵茵父母带着茵医院,门诊以“行走不稳原因待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癔症?”收住儿科。
仅仅是入院半天,茵茵已经出现了口齿不清、反应迟钝的症状。得知情况后,儿科中心主任王玲、儿科主任郝嫣晴第一时间赶到茵茵所住病房,经过细致查体,结合茵茵的临床表现,王主任和郝主任直接排除了自身免疫性脑炎和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可能。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茵茵突然行走不稳呢?
根据患儿病史,再行检查,结合神经系统表现、颅脑核磁提示、脑电图检查、脑脊液化验检查结果,王主任和郝主任明确诊断:肺炎支原体脑炎。
随后,王玲主任嘱其静脉输液治疗,对症下药。经过近一周的救治,6岁的茵茵又恢复了活泼美丽的样子。
王玲主任介绍,肺炎支原体除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例如脑炎、脑梗塞、脑动脉炎等,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致病支原体有很多种,其中肺炎支原体是使宝宝致病的“罪魁祸首”,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即患儿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口、鼻分泌物),且常年皆可发病,以秋冬季最为多见。
在这里提醒各位小朋友,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戴好口罩。
王玲
医院儿科中心主任
原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医院、医院、西医二附院等聘为特聘专家。曾获*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陕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全*“三优”展览银奖、全国小儿消化会议金奖。承担国基金、省基金课题各1项。擅长儿科及新生儿科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扫码进行线上挂号咨询
郝嫣晴
医院儿科主任
医院呼吸科、榆林市变态反应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陕西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儿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儿童保健协会哮喘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数篇。
专业擅长:婴幼儿喘息、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各种危重症的抢救治疗。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