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红花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吗终于给我找到了心脏里的ldquo [复制链接]

1#

医院于年11月14日,被中国房颤中心授予“中国基层房颤中心”,标志着我院已经正式成为国家级基层房颤中心单位。

房颤——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我国为房颤大国,房颤患病人数超多万,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患病率急剧升高,75岁以上人群达10%。

中国进行房颤综合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要真正做到规范化必须先克服以下房颤管理存在的四个问题。

房颤管理存在的四个问题

●房颤的早期诊断率低,房颤患者知晓率仅为40%;

●药物治疗不规范,房颤患者抗凝比例低于全球水平,室率、心律控制药物应用不规范;

●新型技术普及不够;

●房颤长期管理的欠缺,随访不足,长期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因此成立中国房颤中心,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房颤综合管理模式。

实现院前的筛查,而后进行危险分层,再是院内规范化治疗,出院后继续规范化管理,并做好心脏康复工作,医院紧密联系,密切合作,共同完成。

房颤中心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号召,在房颤中心的建设中,充分整合院内外医疗资源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建立规范化房颤管理中心。

实施以房颤指南为依据的规范化诊疗及患者长期随访管理,提高了房颤整体诊治水平,建立了管理体系从专业体系逐步过渡到专业加管理的综合体系。

并于年3月4日,开启了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经过近2小时手术顺利完成,也标志着我院房颤中心建设管理体系从专业体系逐步过渡到专业加管理的综合体系的开始。

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开始,医院和科室在房颤领域的治疗水平,也必将造福更多的心脏房颤患者,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下面,我们对房颤做一下科普知识宣传,希望读者朋友能从中获益。

01

你知道房颤到底是什么吗?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是整个心脏的指挥部,指挥心脏有节律的规律跳动。房颤时心房不听从窦房结指挥,快速、不规律、无效的收缩。

02

房颤的病因是什么?

常见高血压、心衰、心脏瓣膜病、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亢等。

高血压与房颤的关系:高血压是房颤的最常见危险因素,高血压增加房颤发生率14%,血压升高10mmHg,房颤风险增加1.21倍。

糖尿病与房颤的关系:糖尿病使房颤发生风险增加34%,病程每延长一年,房颤发生风险增加约3%。

03

房颤的症状是什么?

当出现房颤时可有心悸、乏力、胸闷、头晕、黑曚、晕厥、入睡困难和心理困扰,很多患者是没有症状的,房颤悄无声息的危害您的健康,所以又称为“隐形杀手”!

04

房颤有哪些危害呢?

●脑卒中和血栓栓塞:房颤持续48小时以上,就有可能导致血栓。房颤患者脑栓塞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4-5倍,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的特点。

●心衰风险增加3倍。

●心肌梗塞:房颤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2倍。

●认知功能障碍、痴呆:房颤患者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风险。

●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近2倍:主要死亡原因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脏骤停、脑卒中。

05

房颤的治疗方式?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经皮左心耳封堵;

●外科手术治疗;

●起搏治疗;

●药物治疗。

临床试验提示导管消融治疗成功率和有效性远远高于药物治疗。

06

房颤的治疗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无需早期治疗?

房颤是一种持续进展的疾病,房颤症状轻,但是危害大,越早治疗,疗效和预后越好。阵发性房颤治愈率高,永久性房颤很难治愈。

误区二老年房颤患者不能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特点老年人能耐受,微创、局麻、创伤小,80岁以下患者可选择射频消融,80岁以上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而论。

误区三只能药物治疗?

药物对房颤有短时作用,但无法根治,副作用多,近几年导管消融为房颤根治带来新希望。

误区四射频消融很痛苦?

术中为局麻,病人全程清醒,但患者在消融中可能会有疼感,主要是在消融时出现,疼痛仅有1-2分钟,绝大多数患者能忍受。

07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微创导管技术,将很细的导管从颈部或大腿根部放入血管内,到达心脏发病的位置后,释放射频电流,从而一次性消除病灶。

射频消融术好处:无创、局麻、无需缝合、损伤小、不留疤;恢复正常心律,成功率远高于药物治疗,首次射频消融术成功率80%以上;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性和药物副作用;降低患者卒中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08

哪些患者适合射频消融术?

●发作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有症状的持续性房颤患者;

●药物治疗无效不愿意服药,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

●已经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人工心脏瓣膜的患者。

09

房颤治疗新展望?

三维标测导航技术利用GPS技术原理,通过体表定位电极及腔内电生理标测电极同时采集数据,经过计算机分析模拟构建出三维立体模型,不仅能过准确定位病灶,还可以分析心腔内电位的不同来判断房颤起源点及消融导管位置,最后实现精准消融。

治疗成功率80%以上,阵发性房颤成功率可达90%以上,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放射计量低,避免被迫接受医源性介入放射损伤。

作者

杨森林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杨森林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

医院房颤中心秘书。双心医学会唐山分会会员。曾发表多篇医学论文。

沉稳内敛,认真仔细,对心衰、肾损害等多器官衰竭患者有独到的诊疗经验,对患者的容量管理把控严格。

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等诊治,长期致力于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术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