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医院神经内科在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药剂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规范操作流程,加快响应速度,建成了脑卒中绿色通道,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前不久,50岁的患者刘女士,因失语及右侧肢体完全瘫痪2小时到医院救治,神经内一科值班医师张存喜查看病人情况后,考虑其为脑梗塞,立即给予CT检查。结果符合早期脑梗塞的影像学检查,于是立即上报张林杰副主任医师,并开通溶栓绿色通道,在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的同时,与家属进行了谈话。由于绿色通道的开通及家属的密切配合,45分钟后,溶栓药物已经到达患者体内,溶栓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30分钟后,患者开始逐渐恢复,1小时后患者完全正常。张林杰让患者抬高右腿,患者顺利抬高并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感激地说:“大夫,谢谢你!要不是你们,我可能下半辈子都过不好了。”
截至年5月份,医院共为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溶栓66例,且溶栓病例数逐月上升。医院建立了绿色通道,超早期评估决策水平提高,DNT明显缩短,90%以上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快、恢复好,无一例患者出现溶栓后严重不良反应,极大减轻了这部分患者及家庭的负担;同时绿色通道效率也有很大提高,DNT已缩短至74分钟,其中最快的一例患者仅用时40分钟。
院长郭广增在中层会议上对神经内科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医院必将进一步提升神经内科对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医疗救治水平,进一步提高我院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绿色通道效率和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为莘县南部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神经内科全体医生提醒大家:溶栓时间窗较短,请广大市民朋友一旦出现一侧肢体麻木、肌无力、肢体功能障碍、语言与精神改变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病例提供:张存喜整理:张玉芬图片提供:李静)
本文刊登于.6.7《聊城日报·健康周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