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大医生访谈
医院-马文斌教授-胶母细胞瘤患者的全病程管理
01专家简介TITTLE马文斌教授
中国医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脑转移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02访谈内容TITTLES
主持人-小冯
马老师您好,欢迎来到神外世界,我们今天访谈的内容是胶母细胞瘤患者的全病程管理,首先请马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马文斌教授
各位网友,各位专家,大家上年好。今天题目是胶母细胞瘤的全病程管理。我先介绍一下胶母细胞瘤,胶母细胞瘤全称就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它是原发性的颅内的肿瘤里边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原发的颅内肿瘤里最恶性的一种类型,虽然发病率低,但是危害大。它的危害表现一个是经济负担重,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概一个胶母细胞瘤从诊断开始到病人最后牺牲可能要花费大概是23万美元,核算人民币应该是万左右,非常大的一个社会影响。另外即便是这么多的花费,病人的愈后却还是不好。中位的生存应该是在14.6个月到16个月,假定我们有1万个患者,那么第个患者什么时候牺牲的?他的牺牲时间应该是在14.6个月到16个月之间,并且花费大、恶性程度高。
还有一个是容易复发,从手术到放疗、化疗,完成了以后,特别是从手术后开始到疾病复发,大概才八九个月,因此说这是一种危害性非常大的疾病。从整个泛瘤中考虑,第一个难治或者容易去世的病例是胰腺癌,第二个是肝癌,第三个就是胶母细胞瘤。在15年前其实不是这样的,十五年前胶母细胞瘤的容易死的位置排在第五位,前面还有两种:肺癌和食道癌。因为这十几年来治疗的进步,特别是我们的免疫和靶向药物的进步,肺癌和食道癌的生存时间、疾病无进展时间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胶母细胞瘤相对来说就进到了容易去世的肿瘤单位,那么目前摆在患者面前的,还有我们做神经肿瘤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主要是胶母细胞瘤它在脑内这种免疫的微环境,跟我们体部的免疫微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
胶母细胞瘤的发病跟其他的肿瘤发病确实有很大不同,就拿它跟肺癌相比,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它主要的一些驱动基因就是EGFR,而胶母细胞瘤同样大部分的病例也是有EGFR的扩增,但是它的突变点跟肺癌完全不一样,因此使用的药物也完全不一样。从靶向治疗来说,胶母细胞瘤的靶点与其他的体部肿瘤的靶点是不尽相同的,那么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是体部肿瘤有效的很多药物没法通过血脑屏障,因此也造成了我们使用药物的非常的一个窘境。这几个项目其实都是免疫和靶向的不同,还有一个是肿瘤异质性,都使得胶质瘤治疗的困难性不断的出现,也是驱使我们神经肿瘤大夫,包括了神经外科、放射治疗科、肿瘤内科,还有很多很多的科室要一同协同,对于胶母细胞瘤来共同的治疗。
主持人-小冯
请问马老师,全程管理中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