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文章里我写过,县城有个大局的副局长,刚提上副局还没一个月,因为一个人在家犯了脑出血,没能及时抢救过来而去世了。
很让人惋惜。
如果当时身边有人,能够及时送医的话,应该能够抢救过来。
他是怎么引起的?
高血压。
如同我在高血压那篇文章里写的那样,高血压是钝刀杀人,很容易使人麻痹,总觉得意外离自己还很遥远。可是,一旦出现呢?就不给你后悔的机会了。脑出血有多严重呢?参考,车祸中的颅脑出血,很多当场就结束了,车祸属于外力致脑出血,而自发性的出血,属中风范畴。何为中风?专业解释:脑卒中(stroke),又名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指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我给翻译一下,中风就是脑血管出了问题,导致脑功能障碍,至于有什么症状?参考大家日常见到的偏瘫患者,嘴歪了,腿瘸了,说话含糊不清。中风分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缺血性是指脑血管堵了,造成大脑局部缺血,这叫脑梗塞。出血性是指血管破裂了,一是导致大脑局部缺血,二是会导致颅内压增高,连长就属于这个类型,一般称为脑出血或脑溢血。中风里,最危险的,死亡率最高的,就是脑出血。当然,不是说脑出血一定会死,这个也要看送诊的时间,出血量多少,出血位置,从而决定是否需要手术,量少可以不用手术,慢慢吸收,量多的话则需要手术清除血肿,若是出血位置在脑干?凶多吉少。脑干这么金贵?你看,搏击比赛里都特别说明,不能击打后脑勺。道理,相同。那问题来了,若是医院,会不会活过来?大概率会。但是,也有概率会成为植物人或终身残疾。脑出血的手术效果以及康复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出血位置、出血量以及整个身体机能。我大姨,午休起来,发现腿脚不听使唤了,嘴也歪了,手脚发麻,干脆她又躺下了,躺到了我姨夫回家,发现她已经不会说话了,医院,镇医院推测是中风,接着用救医院。做完检查是大半夜了,确定为脑血管阻塞,也就是脑梗塞,这种比出血要好一些,至少不至于那么容易要人命,但是抢救不及时也会导致偏瘫。我大姨最大的问题,是错过了*金窗口期,六小时之内是可以进行静脉溶栓的,理论上,时间越快越好。急诊初判为脑梗塞,为什么不直接抢时间给溶栓呢?而是先做CT。那不行,经验评判不能作为手术依据,必须要通过CT先确认该中风到底是脑梗塞还是脑出血。脑梗塞的头部CT脑梗区域显示的是黑色的低密度阴影,而脑出血则会显示出白色的高密度团块。脑梗塞与脑出血有什么区别?第一、CT表现不同。第二、脑梗塞多发生于安静或者睡眠状态,没有任何的前兆,有可能在醒来就出现肢体无法活动或者反应变慢变差等情况。脑出血通常是活动中发病,比如过于激动之后引起了患者头痛烦躁等情况,而且病情进展很快。第三、脑梗塞一般没有意识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障碍或者偏瘫失语等现象,脑出血可能很快就引起意识障碍,偏瘫同时伴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后来,我大姨什么情况了?偏瘫了。而且,我大姨这个人很要强,她接受不了自己偏瘫的事实,明明可以一瘸一拐的出去溜达溜达,她不。从发病到现在十多年,几乎从来没出过门。我大姨夫对她很好,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到伺候她的工作中去了,家里还请了多年的保姆。我大姨当年若是医院溶栓,大概率没啥问题,后遗症或多或少会有,但是肯定不至于这么多年一直卧床不起。那么,如何评判家人是不是中风了?三个简单的小标准:第一、说话不清楚或无法说话。第二、让其微笑,一侧面部表情不正常。第三、让其平举双手,一侧举不起来。其实,不用这么复杂,只要你知道“中风”这个概念,家人一出现,您立刻就能对上号,靠直觉就足够了。送医院前,有什么注意事项?两点:第一、不要给其服用任何降压药以及安宫牛*丸。(降压会加剧脑部缺氧)第二、不要进食。切记!我大姨头脑清醒吗?清醒,我每次去,她都问我,咋不生二胎?催我要二胎。我觉得,我大姨错过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做对应的康复训练,我们村有三个偏瘫的,全是健走达人,从早走到晚。不过,全是男的。老头背个马扎一瘸一拐的在前面走,老太跟在后面。我大姨要强要面子,不想让人看到她的一瘸一拐。我大姨这种脑梗塞准确的分类叫脑血栓,官方是这么定义的: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炎以及血液粘稠度高,导致脑血管局部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的症状。脑血栓形成起病较缓慢,往往在睡眠或休息时发病。部分病人症状起初较轻,以后逐渐加重,甚至有病后2~3天达到高峰的。患者昏迷较少见,一般症状较轻,可有偏瘫及单侧肢体瘫痪,也可能有失语症,有的病人有头或肢体麻木等症状。核心成因是血脂高!我给做个比喻,血脂有点类似河流里的泥沙,在脑血管中越淤越多,最终把脑血管堵死了,问题的核心是高血脂,高血脂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里还有一类叫脑栓塞,官方是这么解释的:是血管其他部位的栓子如心脏病的附壁血栓,主动脉、颈动脉等的血栓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栓脱落,骨折时脂肪栓子等运行到脑部引起血栓塞时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心脏病病人。该病发病急,常引起失语症及右上肢为主的偏瘫感觉障碍,但很少有昏迷出现。我给做个比喻,就是发生了山洪,山上的大石头滚下来了,在河流里形成了堰塞湖……那如何再区分脑血栓与脑栓塞呢?脑血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脑栓塞则是发病在脑内,病根却在脑外,常见于心脏病、术后、外伤,简单一点理解,就是杂质混入了循环系统。除此之外,两者还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例如脑血栓多发于中老年人,起病缓慢,数小时或数日病情才达到巅峰。而脑栓塞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起病急骤,数秒钟至2~3分钟,症状便全部出现,且多无前兆。那怎么通过医学手段区分他们呢?很简单,做血管造影就可以。所谓的血管造影,就是让血管整个脉络清晰起来,哪里堵了,哪里窄了,一清二楚,为什么支架放的那么准?就是通过造影标记的位置。刚才,我问了医生一个问题,脑心通这类中成药有用不?他说,名字取的好,别的?呵呵。迄今为止,没有哪一款中药或者中成药可以消灭/根除脑血栓,急性期的脑中风(缺血性的),要么静脉溶栓(rt-pa,UK),要么手术解决,慢性期,也得靠现代医学和药物(他汀,抗血小板药物等)做二级预防。话只能说到这份上了。我问,每天接诊的脑出血多不多?他说,抢救室会诊群里每天至少俩,昨天一台脑出血,刚切开头皮,还没去骨瓣,心跳没了。我问,溶栓的多吗?他说,今天一共做了三个脑血栓溶栓,刚才做的那个是个女的,刚50岁,俩人抬不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从来没吃药控制过。我问,溶栓康复率有多少?他说,若是发病三小时以内,有50%的概率康复或部分康复。我问,怎么提前预知自己要中风了?他说,春困症状就是典型的中风前兆,频繁的打哈欠,这个不是跟你开玩笑,是真的(说明脑部缺氧了),不过呢,预防中风的核心其实是要科普给老人,因为中风有点类似地震,大地震之前可能会有小地震,有短暂的中风症状,然后又自行恢复了,这叫小中风。临床上,如果“小中风”反复发作,就提示要大“中风”了。所以有人问中风的前兆表现是什么?小中风就是呢!学完这些,我突然敬佩起了我那个医生骑友,他还是个主任,擅酒,去北京复查癌症,情况良好,他特意喝了一瓶二锅头庆祝。不仅仅大酒,也大烟。按照咱的理解,医生嘛,懂医学,懂人体,懂养生,肯定好好珍惜?人家,偏不。活的,甚是洒脱。不光是他,我认识的医生主任们,有一个算一个,全是梁山好汉。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为什么突然敬佩起了主任呢?因为,前段时间,他喝酒喝的嘴歪了,是现场就歪了,次日又好了,按照我学的这些,他就是典型的小中风。于是,我刚才很关心的给他打了个电话,把我学到的分享给他。他说,我知道。我问,那怎么弄?他说,前几天刚做了造影,血管基本堵住了,准备放支架。我说,你也不怕这期间突然中风了,偏瘫了。他说,不会的。我问,也没考虑过戒烟戒酒?他说,那,活着就没意思了,这一切的根源是衰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本身就是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脆弱。我这些理论,貌似说服不了他。我另外一个骑友,总跟我说一句话,说XX(主任),也就是天天骑车,否则?他这个酒这个烟,身体早完了。从他身上,我也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劝人戒烟戒酒,太难了,你以为他们不知道?只是成瘾后,很难戒掉了,已经被心魔控制住了。那么,关于中风,我觉得大家学两点就可以了。第一、能简单区分是脑梗塞还是脑出血。第二、无论什么情况,医院。额外补充一句:别乱吃药!文章写好后,我拿给医生看,医生觉得有三个问题:第一、专业术语摘抄的过多,影响阅读理解,不如高血压那篇通俗。第二、家属不需要学会区分脑梗塞还是脑出血,这是医生的工作,家属只知道是中风即可,时间窗口很重要,发现中风不要犹豫,迅速就医。(多数脑出血患者会有一个典型症状,喷射性呕吐,这是颅内压增高导致的,一旦发现,立刻,毫不犹豫!)第三、别乱吃药。在吃降压药这些的,遵医嘱好好吃药,不要随意停,监测血压,这是意外脑出血的一大原因。(判断血压不是凭感觉,而是看血压计的数据)额外补充:1,昨天的新闻:民警执勤时发现司机状态异常,多问了一句话司机哪里不舒服?对方回答身上没力气,头还有点痛。民警见状及时将司机送去就医,经医生诊断,该驾驶员脑出血,还好送医及时。司机不懂,民警懂,救了司机一命。2,医生再次强调,关于中风,最核心的点就是时间窗口,医院时已经超过6小时了,已经没有溶栓的意义了,根本问题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中风了,以为感冒了啊,劳累啊,刚开始手麻啊,嘴角有点歪啊,流口水呀,没当回事,希望大家科普给自己的家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的。
……………………………
特别说明:
A、文章非纪实文学,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切勿对号入座!
B、文章为有偿阅读,单篇1元,包年元,可日付可年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