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红花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画青绿山水笔墨发微闻是艺术 [复制链接]

1#
脸上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al/180118/6007551.html

中国画:青绿山水笔墨发微

张平

从中国画的发展历史来看,先有设色,后有水墨。“在古代,中国画又叫丹青,可见中国画本来是重色彩的。①只是随着文人画的兴起,水墨画的成熟,青绿山水便逐渐遭到贬抑和排斥。

青绿山水比之于文人水墨,画法繁复和规整,注重作画程序和效果的实境再现,这对于很多没有受过严格绘画基本功如造型、色彩训练的文人,显然有些力不从心。然而文人毕竟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便于通过唯我独尊的观念倡导和兴之所至的艺术行为,使得水墨(有时是墨戏)逐渐成为中心,而让青绿逐渐走向边缘。

由此,青绿山水被视为不重视笔墨心性表达之类,堕入工匠画的行列;由此,部分青绿山水画家可以“困难”和“无奈”为借口,或观望泄气丧失斗志,或徘徊彷徨怨天尤人,忽视学识修养,疏于笔墨锤炼,导致作品艺术水准低落;也由此,伪文人可不经学识修养的长期累积和笔墨技法的艰苦锤炼,只需通过招摇撞骗或故作深沉,就能逸笔草草,蒙混过关,成为“文人画家”。

难道青绿山水与中国笔墨精神缺乏同一性?难道青绿山水与文人水墨山水的艺术旨归会分道扬镳?

事实并非如此,也绝不该如此!

青绿山水在各个历史时期包括现在,其浩瀚遗存堪称灿烂篇章,其最具中国性的笔墨精神,不会也不该黯然失色。而况,青绿山水画的笔墨和与之对应及相互作用、相互生发的“结构”、“心性”与“时代感”,本身就具有博大而丰实的笔墨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也是厘清和照鉴青绿山水是否具有或具有多少笔墨内涵的一面镜子。

本文无意为青绿山水打抱不平,只想实事求是地作些探索分析,以增进自己的了解,提高自己的认识,也期待对当下的山水画艺术有所补益。

一、青绿之笔墨观念

青绿山水画很难有充分的笔墨表现,这几乎成为理论家和创作家的共识,也往往成为青绿山水画家的潜意识甚至合理偏见。

对此,很多理论家往往以“青绿山水画家缺少文化”、“青绿山水画家缺乏笔墨意识”等言词敷衍了事。缘此,青绿山水画家对学养的追求已成为负重甚至障碍,被合理地绕开;花样翻新的水墨游戏成为笔墨高超和学养精深的有力证明,从而躲避了对技法的深入锤炼和综合修养的长期积累。这样,很多青绿画家所依赖的艺术眼光和所附着的价值载体因“自身的不自信”而变得迷茫和虚弱。

于是,走文人水墨之路,成了众多理论家为当代山水画家开出的通用药方。虽然这一说法的合理性毋庸置疑,但事实上人们对文人水墨的拉拢和抬举,更多地是名义上的向往和追求,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为自己作品的拙劣和苍白所找的温柔乡或避难所。其实大家都明白,要养成古代优秀文人的全面笔墨素养,乃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撇开别有用心和权宜之计不论,这一论调之下就站着形形色色的许多人。

“画,绘事也。古来无不着色,且多青绿金粉。自王洽泼墨后,北苑继之,方尚水墨??殊不知云林亦有设色青绿者,画图遣兴,宁有定见?”②撇开“绘画一开始都是设色且多为青绿”不论,当从“随类赋彩”和“墨分五色”来说,“水墨的”与“色彩的”就存在着对应、融通与同一的内在关系,而且两者加在一起并相互映照,山水世界才趋丰富,山水画史才能完整,并呈现可持续发展的青春活力。

“设色即用笔墨,用意所以补笔墨之不足,显笔墨之妙处。”③我们很多时候不是不能感知此峰和彼峰的高低,也不是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是我们怪常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和人云亦云的机械方式对应,以及不求甚解的概念套用,去简单或庸俗地塑造山水画的形象,自觉不自觉地将传统经典笔墨“简单计算”,想象成一个有限的集合,而将文人笔墨当成一种叶公好龙式的喜好。然而这样所理解到的,往往不可能是传统笔墨的根本,而常常只是某种自以为是的猜想和习惯推理而已,甚至还会形成狭隘的审美观,以一孔之见排斥其它。存此之见,必然会让本来就不丰实的学养、思维、技法相互隔离并走向虚无。于是,自然而然地,当代青绿山水画家逐渐脱离笔墨生活,人文修养偏低,把现实当客套,一旦刻板于无可奈何之境时,就为实现某种超越或某种创新而避实就虚,惯常的表现就是把花样翻新当创新,甚至不惜出奇制胜地创造奇迹,或用低俗的浅层审美哗众取宠——不把色彩当笔墨,而把色彩当游戏,或者就算是称为“笔墨”,也只能是笔墨游戏。因而,缺乏笔墨内涵,成了当代青绿山水画家的致命弱点。可以说,当下很多山水画家的萌动和茫然,反映出道的散失,也透露着寻找新道的迷茫。

虽然山水画史似乎成了“重水墨轻色彩”的历史,但我们也不能否认青绿山水曾经胜过水墨或者是与之并存的事实存在。这就需要青绿山水画家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品格,从历史文化与当下现实中寻找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作品中的笔墨内涵不断丰实,而不是将笔墨当成备受攻击的缺憾或抱残守缺的盔甲。

二、青绿之笔墨结构

我们不用怀疑用笔用墨是中国画的基本功,也不必担心把笔墨强调得过分,但若是存在偏离主旨的认识,如认为笔墨就是毛笔画黑色,那么真正的笔墨本质内涵反而就很难触及了。因为“笔墨是作画的方法、手段,不是目的,它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④

笔与墨必须互相和合,才能起作用。“在画上无纯粹有笔无墨之笔,也无纯粹有墨无笔之墨。”⑤笔与墨、笔与物象、墨与笔、墨与物象、笔墨与物象是无法分离的统一体。很多时候我们认知到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