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红花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赵树丛红色初心永照人中国林草价值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进入6月,我到闽西北革命老区考察,在将乐、清流、大田和华安,看了一座又一座红*的战场,读了一条又一条红*的标语,听了一个又一个红*的故事,还品读了毛主席的壮丽诗篇《如梦令·元旦》,遥想“风展红旗如画”。

7日清晨,朋友从济南打来电话,岁的苏毅然老书记去世了。

苏老是我最敬重的老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针对文革动乱的拨乱反正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因文革破坏带来的种种青*不接问题各行各业都有,包括干部上的老中青接续问题,人才的中青年断档问题,历史记述上的正本清源问题,等等。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和共青团中央的指示,各级共青团组织都在抢救性的编写*领导下的青年运动历史。我进入团省委班子后,就主管这项工作。

当时,研究青运史工作的主要方法就是访老、查档。也就是访问那些健在的、青年时期参加过革命工作和青年运动的老人,查阅过去的各类档案,包括期刊杂志报纸等。我和团省委的向禺同志、燕翔同志,多次拜访15岁就参加红*的苏毅然。他当时已经是中顾委委员,山东省顾问委员会主任。

红*这个称号,对我们那一代人来讲,就是*的红色历史的象征。每次到苏老那里,他都从15岁参加红*开始讲起。

苏老出身在四川苍溪一个农民家庭。他有一个深懂读书能兴家治国的母亲,尽管家境并不宽裕,但还是省吃俭用供他上了四年私塾。私塾四年,是他此后许多次选举履历中填写的最高学历。苏老参加红*,不是像许多早年参加红*的同志那样被迫出走,而是被红*的歌声和为民行为所吸引,主动的作出的选择。初创的红*以农工居多,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有文化的人是极其渴求的。苏毅然刚参加红*,就被分配担任“红*税官”,为部队筹粮筹款。两年后,红*被迫长征时曾经有过指示,对那些孩子兵可以回家留在当地。但苏毅然决绝地表示,参加红*是他的选择,红*到哪里,他就到哪里,要革命到底!

红*不怕远征难。长征的难是难以用文字表述的,生命的消失和牺牲往往是分分钟的事。红*过渭河时,要不是老战友杜长天把他牢牢抓住,他险些被激流冲走。几十年后每每说起往事,他总说杜长天是他的恩人。

长征途中,他负责筹粮筹款。经过西康藏族居民区时,他还向首长提出过一个大胆的建议:用枪支与藏民换马换粮。那些藏民对他这个讲信用的“红小*”特别喜欢,每次交换也都得到首长的肯定。那时候,一匹马可以救伤员的命,红小*和女战士拉着马尾巴可以省下活命的气力。每一粒青稞,都是生命的力量!他还同我们讲,他做经济工作就是从长征中开始的,到陕北后他还被任命为“税务所长”。

苏老在革命生涯中,最熟悉的是经济工作和社会工作。他和我*杰出的社会工作领导人李克农、罗青长是好战友、好朋友。但我们的多次访谈中,几乎没听他讲过这方面的故事,这也可能是那种铁的保密纪律内化于心了吧!

经济工作是他经常研究又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