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挂号多少钱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4395.html突发心梗有多危险?
犹记得6月13日欧洲杯丹麦和芬兰的比赛中,丹麦的头号球星埃里克森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突然倒地失去意识,一动不动,主裁判和丹麦的球员看到异常情况紧急喊队医和抢救人员入场。
根据媒体的统计,埃里克森足足休克了13分钟的时间,情况非常危险,现场急救人员还动用了除颤器,万幸的是经过抢救埃里克森恢复了心跳和呼吸,医院后续治疗情况稳定。
足球比赛当中球员无接触倒地意识丧失,其实不用判断呼吸和脉搏直接开始胸外按压基本上不会有错的,而第一时间除颤是救命的关键,所以这次对于埃里克森的抢救工作几乎可以打满分。这也体现出欧洲杯赛事组织工作的高度专业性,当然这些经验也都是教训累积起来的。
你可能会觉得,名人的工作压力大、强度大,猝死发生率自然高于普通人。其实,心脏性猝死离普通人并不遥远,甚至有年轻化的趋势。在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人数约为55万,相当于每1分钟就有1个人因为心脏猝死而去世。可以说,不论是收入颇高的明星,还是勤恳工作的你我,在心脏性猝死面前一律平等,只有不足1%的人可以成功获救。
也许在你心中急救技巧遥远又陌生,危险总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但也许有一天,有熟悉或不熟悉的身躯在你面前倒下,而你可能是他们活下去最大的希望,真正能挽救回这个人的时间。往往就是你手足无措的那短短的几分钟。
*金四分钟
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时间在10分钟以上,即使病人抢救过来,也有极大的几率脑死亡,即植物人。所以在心源性猝死急救上有“*金四分钟”的说法。
*金4分钟急救方法指的是心跳骤停的病人,目击者要在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术,具体方法是:
1.判断病人有没有心跳骤停,突发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即可认为病人心跳骤停,普通民众不要求一定要去摸颈部的颈动脉判断心跳有无。2.呼救,呼叫,呼叫周围人帮忙。3.徒手心肺复苏,先胸外心脏按压30次,频率~次/分,按压深度5~6cm;接着清除病人口腔鼻腔分泌物、异物、取出活动假牙,畅通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每次吹气1秒钟以上,看到胸廓起伏即为有效。然后继续依照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抢救,5轮(约2分钟)判断复苏效果。直到复苏成功或者急救人员到来接替抢救。注意:心肺复苏一旦开始,千万不要停止,否则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如现场获得AED,需第一时间使用AED为患者进行除颤。
所以当一个人心脏骤停,他能不能活命,大部分靠的不是遥远的医护人员,而是身边的“现场目击人”。只要操作正确,哪怕你不是专业医护人员,也许就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AED及CPR操作规范视频
何为AED?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在心跳骤停时,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CPR),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
心血管病
是由于动脉血管内壁有脂肪、胆固醇等沉积,并伴随着纤维组织的形成与钙化等病变,即动脉硬化。这种病变发展至心脏冠状动脉时则形成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急性死亡。
脑血管病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的堵塞或破裂,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常见的脑血管病大致可以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疾病;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四种病。
从正常动脉到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搏管狭窄,需要十余年到几十年的时间;但从无症状的动脉硬化到有症状的动脉硬化,如冠心病或脑中风,只需要几分钟。很多病人因为毫无思想准备,也没有预防措施,所以死亡率很高。
心脑血管疾病虽然可怕,
但是,我们在生活起居中多加注意,
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我们要做到生活起居有规律性:
定时起床,定时进餐,定时活动,定时休息;
饮食要节制,切忌暴饮暴食,过食肥腻油炸之品,或偏嗜烟酒,要多食蔬菜、水果、鲜鱼等有益食物;
适当多饮水,防止血液粘滞;
“生命在于运动”,要多参加体育锻炼,比如打球、游泳、跑步、爬山等;定期检查身体,发现问题,及时治疗,达到“小病早治”的目的。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一定要戒烟;
过量饮食会使心脏兴奋性增加,极易诱发急性心脏事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饮酒。
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怎样运动呢?
选择有氧运动形式,运动强度不要过强;
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
冠心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运动;
中风患者不要在早晨运动,因为早晨血压容易波动,易诱发中风。
除此之外,心脑血管患者还要注意:
当精神紧张、激动或愤怒时,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中风,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中医治未病
生活压力大,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户外活动减少,劳逸不调;冒风触雨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位在心/脑、脉,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机是经络血脉阻滞,治疗以活血通脉为主。
中医病名:中风、偏枯、眩晕、头痛、胸痹、心悸、怔忡等。在东汉时期,我国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提出“上工治未病”的观点,因此,“未病先防”尤为重要,已成为祖国医学的常用术语。
“脑心同治”理论源于中医理论“脑心同源,脑心同病”,同时在心脑血管防治实践中凸显价值。20世纪90年代开始,赵步长、伍海勤、赵涛等创新性的提出了了“脑心同治”理论。该理论是在中医“异病同治”“脑心同源”“脑心同病”理论指导下,又根据现代医学心、脑密切的生理关系及心脑血管病变共同的病理基础(即动脉粥样硬化),经过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证明的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创新性理论。
“脑心同治”理论是指在治疗脑血管病时,应兼顾心血管病;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也做到了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脑心通胶囊是“脑心同治”理论的代表方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现代专利中药基础用药,其在治疗理念上注重从预防(Ⅰ、Ⅱ级预防)入手,利用防治结合的原则系统解决心脑血管疾病的诸多共性问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AS)、保护血管内皮、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走进脑心同治时代
每日一题
刮开此处查看答案
B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