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红花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蓼红芦白的十月,这些河岸路边常见的蓼花,
TUhjnbcbe - 2023/5/28 21:31:00

十月底,一种秋日的小花,迎着西风摇曳,和枫红苇白相映成趣。它们虽看着不起眼,但凭借庞大的种类在秋日的野花野草中占了半壁江山。中国植物志记载有种26变种,浙江植物志记载的就有38种,1亚种,4变种。对于这种钟灵敏秀的小花,我向来是有些偏爱的。今日也将这份美,分享给你们~

在众多的蓼花中,红蓼的花序最大,颜值和识别度最高。古诗文中出现「蓼」或「蓼花」的,多指红蓼。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游龙」是古人对蓼的雅称,最早见于《诗经·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游龙和乔松在这里都是用来形容爱情美好的。

《还珠格格》中紫薇曾作一首送别诗:「你也作诗送老铁,我也作诗送老铁。江南江北蓼花红,都是离人眼中血。」

前两句读起来略俗,初看惹人发笑。转念间诗人将笔锋一转,以江边红艳如血的蓼花比喻送别的离愁,鞭辟入里,惊掉了下巴。反差之大,颇有点欧亨利结尾的意味。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这是宋代诗人孙锐描写西湖平湖秋月的诗句。其中提到的「红蓼」,就是蓼花。蓼花在西湖水边飘摇了几千年,它们是西湖万顷秋色的代表之一。

绿杨堤岸,蓼花汀州,烟水茫茫,万顷玻璃皱。这样的美,总是格外触动人心。引发无限诗意。

/红蓼/

红蓼可以说是蓼花家族中的翘楚,花序较大,颜值较高。备受花艺师喜爱。

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

南北都有,植株高大,

北方可长至两米高。

多分枝,枝上多毛。

穗状花序,红色为主,偶见白色。

叶片宽大,边缘微卷。

6-9月开花,8-10月结果。

因其生长迅速、高大茂盛,叶绿、且花密红艳,适应性强,适于观赏,故适宜做观赏植物。红蓼生命力强,几乎没有病虫害,实行粗放管理即可正常生长。

寻一支有古韵的瓶子,

简单瓶插,保留少量叶片,

低垂的花序似有千言万语。

在表现秋日繁盛的插花图景,

依然能凭借线条凸显出灵动气质。

果实入药,名「水红花子」,有活血、止痛、消积、利尿功效。

/春蓼/

虽然名字里有个「春」字,但其实是在夏秋季节盛开的。

周末去康桥花海,就在一大片硫华菊旁发现了几枝纤细的春蓼。我与友人蹲下来仔细观赏,小小的花瓣颇具真意。

蓼科蓼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也比较高大,

可长至一米多高。

叶披针形或卵圆披针形,无毛,

这点可区分于红蓼。

穗状花序,花色紫红。

花期6-9月,果期7-10月。

春蓼的全草可用于痢疾,泄泻,蛇咬伤。

/愉悦蓼/

白色的愉悦蓼常成片生在水边。花朵白中透着淡粉,花苞则是粉色的,清新淡雅。

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花期8-9月,果期9-11月。

总状花序呈穗状,花被5深裂,淡粉色,

花朵中央还有一点*,能够吸引各类昆虫前往。

适应性强,从南至北都有分布。

/蓼子草/

在秋季枯水期的河滩上,经常可见一大片低矮的蓼子草「地毯」,柔美的淡紫小花,清丽无双,美得人移不开眼。

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

头状顶生的花序尤其可爱。

花朵也比其他蓼花大一点,

*色花蕊加紫色渐变花瓣,

大自然的颜色搭配美极了。

每年鄱阳湖的蓼花海盛开总会吸引很多人去打卡。

蓼子草味微苦、辛,性平,主治感冒发热,*蛇咬。花粉丰富,泌蜜量大,是蜂群过冬的蜜源。

/头花蓼/

圆润的头花蓼,看起来矮胖敦实,可可爱爱。密密麻麻的小花非常扎实,看起来甚至有点像兔尾巴。

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

茎匍匐,丛生,节部生根。

淡红色头状花序,花梗极短,

6-9月开花,8-10月结果。

它在山坡、溪流、湿地都有分布,从平原到中高海拔都有。

头花蓼是贵州著名的道地药材,属苗药。头花蓼是历史上贵州西北少数民族常用草药,其性热,味苦、涩,有清热利湿、解*止痛、和血散淤、利尿通淋等疗效。

/火炭母/

名字奇特。岭南的小伙伴应该对它比较熟悉。

因它的果实漆黑如炭,所以叫火炭。「母」是指包在果实外面那一层透明的花被片,像水母一般。

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粗壮。

茎直立,高可达厘米。

头状花序,花色米*,

常见花果共生。

花期7-9月,果期8-10月。

果实微酸,还挺解渴。

吃完嘴巴会染成黑色。

全草及根均可作为药材入药,有着清热解*、散瘀消肿的作用。在广东、福建等地都有喝凉茶的习惯,火炭母就是制作凉茶的原材料之一。

很多农村朋友一到入夏时节,就会去山里采摘一些火炭母回来煮成凉茶来喝,清热又降火。

此外,它还可以被做成药膳。在广东一带的餐馆里,就有火炭母猪骨汤、火炭母猪血汤、火炭母瘦肉汤、火炭母夏枯草煲猪横脷汤等。

/金荞麦/

是栽培荞麦的近缘物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蓼科,荞麦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状茎木质化,

茎直立,高可达厘米,

叶片三角形,顶端渐尖。

花序伞房状,色白,顶生或者腋生。

7-9月开花,8-10月结果。

四月十月中旬去九溪烟树时,也在路旁看到野生状态的金荞麦,小小的花开在溪水边,自由烂漫。

金荞麦性凉,味辛、苦,有清热解*、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的作用。块根供药用,清热解*、排脓去瘀。

金荞麦的嫩叶在以前可是救荒的好东西,如今成了城里人喜欢的一种野菜。

将金荞麦嫩叶洗净做汤或者炒菜,味道尝起来略酸,却是天然的食补。含有人体缺少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大量氨基酸、维C、E等。

国外人也喜欢吃它,用作开胃菜或者配菜,搭配主食一起食用。

阿里地区普兰县,海拔米下的金荞麦

/杠板归/

杠板归这名字陌生,不过我相信你见过它的果实后就能恍然大悟,原来是小时候吃过的一种野果呀!

花很低调,低调的让人记不起模样,五颜六色的果实像迷你葡萄,倒是很迷人,吃起来酸酸的。

蓼科蓼属一年生攀援性草木,长1-2米。

茎上有倒生皮刺,

叶倒三角形,像盾牌。

花序短穗状,花朵白色或粉红色,

花期6-8月,果期8-9月。

杠板归入药后具有清热解*,利水消肿,止咳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小儿顿咳,水肿尿少,湿热泻痢,湿疹,疖肿。

还能治蛇虫咬伤,这点从它的别名「蛇倒退」,「蛇不过」中就能得知。

看茎上的刺就知道它不好惹

/辣蓼/

辣蓼,辣辣菜,水胡椒。说起它来,话就多了。

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

高40-70厘米,叶似辣椒叶。

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或腋生,

长3-8厘米,通常下垂,花稀疏。

花期7-10月。花色有白、淡粉两种。

辣椒是明代后期才传入中国的,在没有辣椒以前人们就用辣蓼来调味。

辣蓼的种类也很多,根据生长环境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水蓼与旱蓼两种。水蓼一般长得更高大,叶子也更粗壮,但是它的辣味要淡很多。

而旱蓼的叶子和茎干则比较的粗糙,植株矮小得多。它辣味十足,是名副其实的「辣蓼」。只不过现在环境变迁,旱蓼已经很少见了。

常在幼时被当做杂草拔了喂猪,但它其实还有个妙处——给柿子去涩。

听老一辈的人说,以前娃娃馋了想吃柿子时,大人们就会摘一些下来,再去采一些旱蓼,清洗干净,找一个干净的坛子,底部先放一层辣蓼草,然后放一层柿子。

一层辣蓼,一层柿子。如此重复,直到把整个坛子装满。最后倒入干净的井水浸泡。密封放到阴凉的地方保存,一般两三天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经过辣蓼草浸泡的柿子,吃起来不仅一点涩味都没有,而且还很脆。

话说回古人的吃法,在《礼记》中就有记载:「烹鸡、豚、鱼、鳖,皆食蓼于其腹中,而和羮烩亦须切蓼也。」在几千年前他们对于辣蓼的用法就已经极为娴熟。

宋代最会吃的大文豪,苏东坡曾经采新鲜的水蓼嫩芽,用开水焯烫之后凉拌食用。

古代元日要吃「五辛盘」。《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东坡吃的应该就是类似的菜肴。

今天,湖南、广西、云南的人还会在吃鱼生时辅以辣蓼做佐味。

辣蓼,还有一妙处——酿酒。将辣蓼制成酿酒原料之一的酒曲,然后再来酿酒。明代的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就记载了这种酒的酿制方法:「用辣蓼末五两,杏仁泥十两和踏成饼」。

如今,在江浙一带,辣蓼依旧是不少地区常用的酿酒原料之一,不过方法跟古代还是有些许差别。

现代的法子主要是将水蓼捣烂成汁,将其汁液滤出来,加上当年新收割的糯稻米粉,再加入陈年的水蓼酒曲粉,经过发酵、晒干之后就做成了上好的酒曲,在之后酿酒的时候,加入该酒曲就行了。

辣蓼还能用来捕鱼,磨碎了后丢水里,能将鱼麻醉。农民也会将辣蓼汁液用作天然农药,喷洒在植物上驱虫。

它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将花煮水与蜂密熬成膏,早晩服用可治白癜风。全草入药,可祛风利湿,散瘀止痛,解*消肿,杀虫止痒。

宝子们发现没有,这些蓼花不仅清丽动人,还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以前不认识,错过也就错过了。

今天读了这篇文章,大家以后见到的时候也可以好好欣赏一番。就像认识一个新朋友,认识的植物多了,颇有种好友满天下的畅快。

今天提到的这几种蓼花里,

有没有你比较喜欢的呢?

或者你还有别的品种,

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呀~

1
查看完整版本: 蓼红芦白的十月,这些河岸路边常见的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