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红花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读古人游记,赏丹青山水,美好感受都是相通
TUhjnbcbe - 2023/5/29 21:53:00
初期白癫疯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4698985.html

古代文人有写游记的习惯,自南宋开始画家中的代表人物往往都有文人身份。文人骨子里的雅兴与喜好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看古人的游记就能想到与之匹配的山水画佳作。写游记是在歌颂山川之美,田园之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山水画的创作意图也是如此。

仇英水阁消夏

《诗经》中有些篇章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游记。比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山上有扶苏、青松,水中有荷花、水荭,在这样风景宜人的地方想看见高雅英俊的才子,谁料到只有少年出来游玩。在明代画家笔下常见的《水阁消夏》就能体现出诗中的趣味。《楚辞》中的“洞庭波兮木叶下”也是写景佳句,屈原游山玩水之后的感慨给傅抱石带来很多灵感,让他笔下的山水人物增添了古雅脱俗的味道。

周臣北冥观潮

《诗经》和《楚辞》中对山水的描述往往只是只言片语,如果非要说成是游记文章有人会反对。在汉赋中出现过大段文字专门描写山水,枚乘在《七发》中描述了六件让人快乐的事,最后一件是观涛。明代吴门画派很多人都画过《北冥图》,画面构图往往都是书斋位于悬崖之上,文人开窗望着滚滚波涛。这样的作品以气势取胜,让人随时感受到“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文人绘画作品很难体现出阳刚霸气的一面,当与古文中的游记结合在一起之后,欣赏者通过联想弥补了文人画中的柔弱。

王蒙溪山风雨

南北朝时期的文豪谢灵运写过一篇《山居赋》,这篇游记将山水风光与田园生活结合在一起,给后代文人画家带来无数灵感。纵观元四家的作品,都能寻找到这个主题。尤其是元代王蒙,他出身名门,隐居是无奈之下的选择,要通过隐居获取更高的声望,还是真心实意的享受山林野趣?这些细微的心思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答案,比如他画过葛稚川,比如他画过在秋风瑟瑟中心忧天下。从这里就知道了,元代王蒙并非是真正的隐居,他是在积蓄力量,随时准备着一飞冲天。从他的笔墨技法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他用笔细腻,构图很饱满,只有心中充满了信念感,才能以无拘无束为幌子,流露出渴望功名的心思。

*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南北朝时期的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写道“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就是一幅山水画长卷啊!元代画家*公望漫步在富春江边写生,此时他已经80岁高龄了。沿江两岸的山水风光让他百看不厌,他还想再多活几年用画笔留下这方大美天地。整整四年过去了,*公望画啊画啊,忘记了年老体衰,忘记了路途坎坷,忘记了人生冷暖,终于留下了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也许*公望画完最后一笔的时候,心中想到就是《与朱元思书》。

何海霞三峡图局部

《水经注》中一段关于三峡的描写被奉为经典,“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画家哪怕没有去过三峡,通过文字的魅力也能想象到三峡美景。古人画三峡的作品大多采用边角构图加斧劈皴技法,突出一个“险”字。到了近现代画三峡的名家就太多了,张大千、谢稚柳、何海霞……几乎能叫得上名字的画家都画过。

王谔沧浪濯足

山水画的创作最终落脚点往往在抒情上,这与古人写的山水游记是相通了。看看游记,再赏几幅名画,这样的日子不亦乐乎。

纸上卧游记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45购买

拓展阅读

暮年回首从艺经历,元人技法值得反复学习,王鉴绘《溪山幽居》

水利专家擅画山水,清代顾大申绘《秋山访友》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最有价值的研究是关于人性

诸葛亮屡次北伐失败,原来这一切在《隆中对》中早有答案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古人游记,赏丹青山水,美好感受都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