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蓝,海蓝蓝,我家住在大海边。”
住在海边的人们一年四季都享受着大海不同的馈赠。
以前,威海人想吃海鲜了,就赶小海。那时候的海,绝对的原生态,无污染,而且只要想赶海,去了总不会空手归。
比如:想吃雀雀(俗称钉螺,其实应该叫做锥螺)了,就到港(jiǎng)套里捞,一般不会没有;想吃蟹子了,合适的晚上拿着灯去照;想吃蛎子了,就到潮间带的石头上去敲,这时候敲下来的蛎子肉味道最为鲜美。不仅如此,据说还有强烈的壮阳作用,是男人们的最爱。除了蛎子,在潮间带的沙里还生活着众多的蛤、蛏之类的贝壳类动物。退潮了,到了海边,收获最多的就是蛤、蛎子之类的海鲜。
这些海鲜拾些回家,粗茶淡饭中加入了海的滋味,生活也就像大海一样有了起落。潮涨潮落中,生活便有了不同的滋味,不经意间,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威海海鲜虽多,味道各异,可要说哪种是威海人的最爱,一般人还真答不出。倒是外地人一厢情愿地把海蛎子说成了威海海鲜的代表。
有到过威海的外地人说,威海人一张嘴,说的话都有一股子海蛎子味;到了威海,空气中都飘着一股海蛎子味。
这个显然是夸张了。其实,在威海人眼中,蛎子是一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海产品,如今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什么时候想吃了到市场买点吃就是了。海蛎子之所以内陆人记忆深刻,大概主要是因为海蛎子有浓烈的海腥味,闻过一次就忘不掉。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在内陆,海蛎子往往是高档食品的代名词,在饭店是数着个卖的。到了威海,看到蛎子用大盆装,随便吃,很多外地人都对威海人有口福羡慕不已。
八十年代的时候,威海有一家企业聘请了一名德国工程师。那个时候,外国人都是高客,自然是不能慢待,顿顿大鱼大肉、海参对虾地伺候着,可这个德国人就是不开心。厂长很奇怪,问了几次,德国人都支吾过去了。后来熟悉了,说话没了禁忌,才知道对方不开心的原因:一是嫌上的东西太多了,实在浪费,可又不好意思说;二是看到街上小饭店很多人在吃牡蛎,自己也想吃,可是觉得太贵了,不好意思张口说。厂长听了哈哈大笑,说,威海和德国可不一样,蛎子随便吃,保证管够。结果,那位德国人还真放开肚皮狠狠地吃了几次蛎子。
蛎子也叫“牡蛎、蛎蛤、海蛎子”,有的人也把蛎子叫做“蚝”。其实,“蚝”是一种特殊的牡蛎,是生活在淡水与海水混合水中的一种牡蛎。
“蚝”的含锌量远远高于普通牡蛎,不过论味道未必就比普通蛎子好。在很多地方,吃蚝被认为是一种高档消费,不少人吃过了喜欢在朋友圈里“炫”一下。如果威海人看到“炫”吃蚝,那只能撇撇嘴,偷着“呵、呵”了。
威海的蛎子远近闻名。据史书记载,与威海毗邻的文登,出产的蛎子早在宋代就是贡品。清代学者郝懿行在《记海错》中说:文登海中桑岛出者(指桑蛎),清味绝异,远近珍之。近年来,乳山蛎子声名鹊起,成为了地方名产,名头早就盖过了文登。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现在市场上卖的牡蛎,不管哪里买的,基本都是人工养殖的,品种也早已不是过去的品种,主要是叫“太平洋牡蛎”的品种了。
现在,人工养殖牡蛎在威海已成为重要产业,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牡蛎上市。
有句俗话说“凉水蛎子,热水蛤。”也就是说:牡蛎在天气凉的时候最肥。而花蛤是在天热的时候最肥。
在一般的情况下,清明时节的牡蛎肉最为肥美。此时,把牡蛎洗净沥干水,直接放到锅里加热,牡蛎受热后张开壳,就可食用了。此时的蛎子,保留了蛎子的原汁原味,吃起来鲜美无比,回味无穷。
而最适宜花蛤生长的海水温度大约是15-30℃。在春天的时候,水温达到11℃以上时,花蛤就开始生长;而冬天,水温下降到10℃以下,花蛤停止生长。在夏天7、8月份时,花蛤的肉是最肥最丰满的,这个时候的蛤由于生长极为活跃,吐沙也最利落,吃起来既没沙又美味。
说了这么多,其实关键的话就一句:清明前后蛎子最肥美;到了夏季,吃花蛤时机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