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指血液污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人类十大死亡原因,中风排列首位,被号称为头号健康杀手!中国是全球中风发病风险最高的地方,其居民中风的风险率达到了39.3%,全国有脑卒中万人。同时,中国男性的中风发病风险也是全球男性中最高的,超过了41%。
一、早预防
脑血管疾病是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性病变(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梗塞)及脑出血等。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
中风的12大前兆: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一旦出现中风前兆或怀疑发生中风,一定要尽快就医!就诊越及时,治疗效果也会越好。
临床多采取干预措施,以控制危险因子为主,具体如下:1、保持良好情绪,避免处于过于寒冷或炎热的环境等;2、饮食平和清淡,避免进食过咸、油腻、性味过偏食物,多吃蔬菜及补充水分,减少饮酒,拒绝吸烟;3、控制自身病理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使用药物将其降至合理状态。生活中需警惕脑卒中发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二、早诊断
常见检查:1.一般检查,通过测量人体身高、体重及血压,科学判断体重是否标准、血压是否正常。2.内科检查,通过视、触、叩、听,检查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的基本状况,发现常见疾病的相关征兆,或初步排除常见疾病。3.脑血管造影,显示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颈动脉起始段狭窄时,造影摄片时应将颈部包含在内。4.头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HRMRI)可以显示颈动脉全程,HRMRI对粥样斑块病理成分的分析更有助。5.颈动脉B型超声检查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测。
三、早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溶栓治疗是目前公认的脑卒中最有效的救治方法,但有严格的时间窗要求(静脉溶栓限定在4.5小时内,动脉溶栓可以适当延长)。严重脑卒中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急性期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特异性的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治疗、早期抗凝和神经保护等,非特异性的治疗包括降压治疗、血糖处理、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管理等。已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患者有必要采取以下药物治疗:阿司匹林、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外科手术,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可选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枕动脉—大脑后动脉吻合术等。
中医药对中风的认识
中风,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这里介绍的为类中风(脑卒中)。中风中经络,类似西医脑梗塞,中成药选用龙生蛭胶囊、脑心通胶囊等。龙生蛭胶囊以补阳还五汤的七味药材配伍为基础,外加石菖蒲、水蛭、刺五加、桑寄生和木香五味药材,具有补气活血、逐瘀通络的功效。龙生蛭胶囊复方当中以*芪、水蛭为君药,补气以治本,逐瘀通络以治标,标本同治。以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为臣药,以助水蛭逐瘀通络之力。佐以刺五加、桑寄生补肝肾、壮筋骨;石菖蒲芳香开窍以治舌强难言;地龙通经活络;木香理气开郁以助血行。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逐瘀通络之功。
四、防复发
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近20%,位居全球的前列。第一次脑卒中后六个月内是脑卒中复发危险性最高的阶段,所以在脑卒中发生之后,应当采用必要的措施,预防脑卒中复发,因为一旦复发,肢体残障的程度往往比第一次要严重得多,所以预防复发是关键,要控制好各种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肥胖、过度饮酒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干预,继续服用龙生蛭胶囊防复发。发生脑卒中后,一定要了解发病的原因,要针对病因采取干预手段,才能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复发。如果存在严重的血管狭窄,在医生评估后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也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复发风险。
免责声明:我们重在分享,本站所提供内容(图片文字视频)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本站编辑整理。对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