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脑卒中,严重时可以致死或致残,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预防卒中是房颤治疗的根本目标。
左心耳封堵术
有研究指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90%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并且左心耳的血流速度、机械运动和血栓形成与脑卒中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通过切除或封堵左心耳以预防血栓形成具有合理性。
左心耳是从左心房伸出的耳状小囊,属于左心房的一部分,是胚胎时期原始左心房的残余,它与发育成熟的左心房不同,左心耳内有丰富的梳状肌及肌小梁。
窦性心律(正常心跳)时,左心耳因具有正常的收缩力很少形成血栓。而房颤时左心耳收缩力下降,再加上左心耳自身的形态特点及其内的肌小梁凹凸不平,使得血流产生漩涡和流速减慢,促使血栓形成,血栓脱落至脑部动脉就形成脑栓塞即脑卒中。按照外观形态,左心耳分为鸡翅状、菜花状、风袋状和仙人掌状四种类型,其中鸡翅状最少发生血栓,而菜花状最容易形成血栓。
房颤时左心耳脱落栓子引发脑卒中
鉴于左心耳在心房血栓形成中的重要地位,近年开展了针对左心耳的经皮封堵术。左心耳的经皮封堵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可行的方法将左心耳封堵,避免血栓脱落至血管形成栓塞,最早于年8月应用于临床。分为外科途径和内科途径,外科途径因创伤较大,多不被接受。内科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创伤较小的操作简单、耗时较少的治疗新方法。即在左心耳的入口处植入笼状结构的封堵器,封闭左心耳心房入口,使左心耳闭塞,从而达到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目的。PLAATO研究显示左心耳封堵术的成功率为97%,随访2年中,成功左心耳封堵术可明显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风险。第34届美国心律学会年会(HRS-)--由Reddy教授公布的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左心耳封堵术显著优于华法林。
左心耳封堵术主要适用于卒中风险高、有抗凝治疗禁忌、出血风险高或不愿意长期服用抗凝药的房颤患者。因为75岁以上老年人是服用华法林出血的高危人群,有学者建议将年龄在75岁以上的人群作为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相对禁忌症,可考虑实行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卒中。
与抗凝药物相比,左心耳封堵术进一步降低总的死亡率、降低卒中风险、减少大出血的发生。未来将会成为更多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选择!
——术后用药——
患者需要术后服用华法林至少45天(有效INR2-3内),目前国内外也有中心使用双抗(ASAP证明)或新型口服抗凝药。
1
如果左心耳封堵完全,或者残存血流小于5mm,则可停止服用华法林,病人应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直至术后六个月。
1
如果残存血流大于5mm,则应继续服用华法林,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确定残存血流小于5mm后改服阿司匹林治疗。
图自/网络
编辑/马彦董金星
文章用于科普,如有侵权必删
李学勋:首都医科医院,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学术任职:
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律失常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起搏和电生理分会青年委员,多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主申请并承担课题多项,国内外期刊发表论著多篇。
专业擅长:
擅长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各种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希氏束起搏、CRT/D起搏器植入术,累计完成射频消融等各种心脏介入手术近千例。
心血管内二科
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开通了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有着一支优秀的介入救治团队,保证全年24小时随时到位。擅长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血管内超声、压力导丝),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律失常的消融手术(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各种心律失常、急性、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的服务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人性化的管理,竭诚为每一位患者服务!科室医生办公室:-护士站:-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