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那迁,夏木阴阴正可人。一阵清新的雨后,青龙山上满山满洼的茶园苍翠如海,明明暗暗泛起了绿色的波浪;红色基地杨正元故居歌声飘扬,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小组的活动广场上,笑逐颜开的村民扭起了热闹的大秧歌……
自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以来,德化镇作为全县唯一一个贫困镇,知耻而后勇,在住房保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精准施策、强补短板,攻克了一个个脱贫攻坚堡垒,创造了非凡的脱贫业绩。
年以来,德化镇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总体谋划、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源头活水。那迁村作为思普革命先驱杨正元的故乡,大力挖掘红色资源,擦亮“红色名片”,巩固产业发展,加快步伐建设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创业美的幸福美丽乡村。
1
挖掘资源红色名片亮起来
“杨正元是思普区*组织的创建人,也是第一个在思普区献出生命的*员。走进杨正元故居,不光能瞻仰烈士短暂而伟大的一生,还能让我们了解到思普革命斗争那段珍贵的历史,是进行*史教育非常好的一个基地。”宁洱县委*校干部刘兴龙在参观完杨正元故居后说。
杨正元故居始建于年,年被列为宁洱县文物保护单位。年起,德化镇*委*府抓住临近思茅的地理优势和“思宁一体化”发展契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筹资修葺了杨正元故居,新建杨正元生平事迹展览馆,并邀请专家和杨正元之子对杨正元事迹和遗物进行整理和布展,围绕“秉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建设市县*校干部培训*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建成红色教育旅游基地,发展红色教育培训经济。年,杨正元故居被列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瞻仰烈士生平、重温入*誓词、重唱红色经典歌曲,如今已经成为参观故居的必修课。杨正元故居的落成,既是普洱干部群众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加强*史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成为一张熠熠闪光的“红色名片”,带动着周边村寨的农产品销售和美丽乡村旅游。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步出故居,便可见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散布在两山之间,一条小河从村中的稻田边蜿蜒流过,竹林苍翠、繁花满枝,一方陶渊明诗中静美的山水田园映入眼帘。村民李福芝在路旁设了个摊点销售芭蕉、蜂蜜、鸡蛋、桃李等农产品,销售火爆,供不应求,十公斤的蜂蜜刚摆上摊位,就被游客买走了。
“故居建好后,那迁人多了,热闹了,以前我家里的芭蕉、蜂蜜、鸡蛋这些农产品不值钱,只是留着自家吃或者送送亲戚朋友,现在却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红蜻蜓’,我没想到自己年纪这么大了,还学会了做生意。”已经70多岁的她眉开眼笑地说。
2
红色赋能产业发展强起来
“过去我们住的是破旧的土基房,走的是坑洼不平、拖拉机都过不去,晴天灰得只见眼珠子在转,雨天又时常摔得身上背满‘老*面瓜’。山里土地少又缺水,除了种能换点盐巴钱的茶树,就是种点玉米烤烤酒,还一不小心把自己喝醉。”谈起脱贫攻坚前,那迁花房小组的白琰潇感慨颇多。
那迁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居住着彝族、哈尼族、布朗族、回族等8个民族群众,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南德、那迁、花房、漫蚌、绿荫塘、松树林、弯子田、半山、红星、新寨——村里十个小组的地名,每一个都充满着田园诗意。
可曾经的那迁却没那么美好,喀斯特地貌让这里有着傲然挺立的自然奇观“雄峰”,却没能激起那迁人民致富的“雄风”,这里山石嶙峋,奇峰林立,土壤稀少贫瘠,产业单一,广种薄收是面朝*土背朝天的老百姓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村里上了年级的老人常说:“以前的那迁啊,最多的就是石子,最缺的就是‘票子’”。
产业发展是百姓增收致富的有力引擎,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那迁村大力弘扬杨正元精神,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干劲,围绕“一村一品牌”的产业发展布局,“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全村在巩固传统畜牧养殖业基础上,提质增效茶产业,培育壮大水果、象腿芭蕉、中药材等新兴产业,同时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吸引龙头企业、乡村能人主动参与,成立了花房种养殖合作社、绿荫塘种养殖合作社、茶叶种植加工合作社3个专业合作社,通过能人引领,带动村民就业,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赋予乡村脱贫振兴更多发展后劲。
毕正明是花房种养殖合作社的法人,他和同村的罗自学、白琰潇靠种植象腿蕉和养猪实现了致富梦,又成立了合作社带动那迁村户建档立卡全部种起了象腿蕉,全村种植面积达到了亩。在他的设想里,合作社今后要进一步完善象腿蕉产业链,逐步形成种植象腿蕉+发展猪羊牛养殖+加工销售颗粒青饲料的运作模式,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走上小康致富路。
村民罗正伟在合作社的帮助下种了5亩象腿蕉,养了十几头猪,到初冬时节,少说也可以为家里增加3万元的收入,他感激地说:“毕正明他们三兄弟自己富起来了,也没忘记我们,有合作社在那里,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跟在后面发展产业了。”
3
留住乡愁乡村风景美起来
缓坡之上,山民们依山而居,红墙青瓦虚掩在绿树红花间,一弯弯清澈见底的碧水逐级而下、潺潺流淌,庭院之中,桃李缀满枝头,孩童嬉笑奔跑……在那迁绿荫塘,浓浓的乡愁早已和青山绿水、房舍花草融为一体,进入农户家中,家家有花、家家有果、家家有景,或质朴、或精致、或古典,“一户一特色一户一风景”已蔚然形成,游客行走在村中,人在景中人亦景。
作为思宁一体化西线和“一轴三环一廊一带”全域旅游的重要节点,德化镇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秉承红色资源禀赋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和美丽乡村旅游。浑然天成的碧水绿树让绿荫塘成为重点打造村寨,与杨正元故居、那迁美丽乡村、马鞍山瀑布等景观连成一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全镇带动发展特色农家乐14家,客栈19家,其中那迁村5家,单绿荫塘就有4家。
村民汤琼华开了一家名叫“碰巧缘”的农家乐,他正忙碌着给客人上菜,有素炒芭蕉心、腌菜煮红尾巴鱼、农家腊肉、葛根土鸡、青豆汤……食材大都种在自家菜地,养在自家圈里,新鲜生态,食客们自是大快朵颐。看着客人们喜欢自己的饭菜,他满足地说:“绿荫塘重新打造后,村子风景更美了,环境更好了,我家日子也越来越红火,开起农家乐后,再不用日晒雨淋地出工干农活,收入还比以前翻倍了。”
“红岩脚下绿荫塘,水泥平顶筑高房”“幸福乡村建设好,幸福日子过小康”“新居落成千般喜,家庭和谐万事兴”,在绿荫塘,几乎家家挂有原色木板上刻字的对联,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和国家的感恩,更潜移默化厚植乡村文化内涵。
“我村计划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上让游客体验农耕文化,村里现在已经种植了水稻12户35亩,待形成规模后,春季可让游客进田插秧、夏季可捕稻花鱼、捉土泥鳅,秋季可参与割稻打谷,体验传统的农耕文化,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留住更多的游客。”那迁村*总支书记、主任毕正华信心满怀地介绍着下一步设想。而今的那迁,“追寻红色足迹+游览美丽乡村+体验农耕文化”的乡村旅游雏形正在形成。
4
崇德向善文明风尚好起来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实施乡村振兴,不仅要看农民口袋里票子的多少,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面貌如何。在“口袋鼓起来”的同时,以前的那迁村村民文化生活方式仍存在口舌纠纷较多、不孝敬老人、鸡鸭满寨跑、垃圾乱扔等不少陋习。
为留住淳朴民风,让那迁更文明、更和谐。那迁村充分激活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发挥“杨正元效应”和“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美丽农家”“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村民王成家被评为了“美丽农家”,他自豪地把锦旗挂在了家里最显眼的位置。
“邻里间,要友爱,不分你我如兄弟;老人前,要有礼,发扬美德讲孝悌……青山绿,是财宝,庭院绿化要搞好;村路面,勤打扫,垃圾杂物不乱扔……“,随意走进那迁村的一个小组,都可以在村头显眼的位置看到公示的村规民约,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那迁村委会和每个小组都成立了监督委员会和自建委员会,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办,大家的事商量办”,邻里间的纠纷少了,民风更和谐了。
“我家那位自从参加了几次培训后,说话办事都不一样了,今天我也来看看,这个培训到底讲些什么,有那么神奇。”家里办着茶叶初制场的老李大哥放下手里的活,来参加家庭教育培训。“再不学习,跟不上老婆的步伐了。”他爽朗地笑着说。为留住淳朴民风,那迁村还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组织道德讲堂、家庭教育培训、开展“共建美丽村寨,共享美好生活”等主题教育活动,从家庭卫生、子女教育、孝敬老人、亲睦邻里等方面对村民进行引导教育,举办了各类培训余场,受训群众余人。
在传统节日和农闲时节,那迁村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每天傍晚,半山组的小组活动室都会在妇女组长的组织下,音乐响起来、锣鼓敲起来,广场舞跳起来、大秧歌扭起来。“一扭起大秧歌啊,什么累啊烦啊的,都统统消失了,每天下午饭一吃,脚底板就痒了。”领舞的杨大姐手里舞着彩绸、迈着十字步,乐呵呵地说。
如今的那迁村,产业发展后劲十足,一山一水皆为风景,文明风尚馨香扑面,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以杨正元的红色效应为底色,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大地上徐徐铺开。
来源:宁洱发布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