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许振,著名国画家,又名许朕,字鹏举,号青龙山童,年10月生于安徽,年毕业于阜阳师大美术系,年毕业于北京画院高研班,新*山画派代表性画家、“水韵青花”的开创者。
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许振绘画艺术展”,年在新加坡神州画社举办“许振画展”,年作品入选“中日佛教书画展”,年在国际贸易中心(北京)举办许振画展,年入选水墨状态邀请展(北京),年入选中国名家邀请展(北京),年参加“中国60年代画展”,年参加盛世宣和北京当代书画研究会展,年入选上上国际美术邀请展,年被评为《世界人文画报》封面人物,年入选宋庄国际美术邀请展,年接受《财富圈》《爱丽》专访,年作品赴巴黎参加中法文化交流年美术交流活动,年受邀中央电视台参与九集*帝之山专题片的拍摄同时出任艺术顾问,年接受海峡两岸书画报专版介绍,年在北京环铁时代美术馆举办许振水韵青花山水画展。
作品收藏于中央电视台、中央*委、烟台美术博物馆、新加坡神州画社、日本板井博美术馆,环铁时代美术馆,日本PAOS株式会社、加拿大清龙华人美术馆、*山华懋堂等。
其人及作品分别为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美术》杂志、《世界人文》、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中国日报、《艺术 状态》、《美术大观》、《中国书画 》、《中国书画博览》、《爱丽》、《财富圈》、《许振山水》等媒体报道或发表。出版有《许振画册》、《当代美术家全集——许振卷》、《名家墨韵》、《许振*山画稿》等。
许振*山遇化之1.纸本,52xcm
许振《无题会话》
许振《从容山水》
名家评许振
许振的画没有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的程式,其表现也与传统的笔墨形式相左,显然这就避开了因商品化则衍生的“习气”。他的画引入了较多的现代 艺术 中的抽象 艺术 语汇,同时又在传统艺术语汇的结合中表现自己。——陈履生 《写在许振画展之前》
纵观许振的山水画,不独对“理”与“法”的绘画完善,他能够娴熟地调动笔墨因素以达到“兴意”的目的。许振的可贵在于他向来不以别人的眼睛代替自己的眼睛,不以别人的思考取代自己的思想。许振山水画艺术取向的合理性使得许振山水渐入佳境,呈现出根深叶茂之势。——袁俊华《发于理兴于意——对许振山水画艺术的考察》
从形式语言上看来,他具有较强的把握能力,而且敏感而准确,笔触收放得当, 张驰有度,他将色彩、线条、笔触、肌理效果与构图作为单纯的形式语汇来统一运用,所以他的许多 作品 都能给人一个清晰而坚强有力的精神指向。——张朝晖《许振的“边缘绘画”》
许振这一举措是让自己能静下来好好体会老祖宗的一笔一墨,进而营造心中丘壑。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许振在十几年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 现代水墨 创作,其 作品 的混沌与靓丽令大家记忆犹新,仍有一种扑面的神韵。——王非《许振的心象》
薛永年(中央美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许振的水韵青花很有意思。他抓住水韵来发展青花这一类的画,这还是抓到要害。我们刚才说学有渊源,说他这个有来头,不是瞎画,即使是创造,这种创造也有历史的积淀,不管他认真研究过还是感悟到都是有的,有发展空间。也确实有特殊的特色。再进一步我们刚才实际讲了两点,一点我们在颜色上还可以再开发。按照我对书写性的理解,我觉得像这张画,这个笔迹的形态是气脉贯穿的,前面的山跟后面的山,从山脉上它也是有连贯的,用笔也是有连贯的。整个这个气就比较贯穿,书写性很足。虽然是笔跟墨在一起,有痕迹的和痕迹晕散开的,这没关系,笔中有墨,墨中有笔,这个就比较好。他这个画走的是比较微妙的,看起来非常单纯、明快,细看耐看。所以丰富的笔迹形态,涨出的水韵的控制,以及能够丰富进去的肌理感。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许振先生作画特别讲究,在他的画面上体现了水,特别强调水。其实在中国画水这方面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何海霞生前谈到了怎么用笔和怎么用墨,他说我以后谈谈怎么用水,后来我问到了他,他说水是不好说的,话说大了,不谈了。可见用水在中国画里面是一个大难题。许振先生把主攻方向放在这儿,这也体现了他有点知难而进的心态。
朱虹子(中国艺术报副社长、美术批评家):他求变革,他根本的动力还是源于他的生活,源于他对*山的研究,源于他的观察,也源于整个时代对水墨创造的大势,他在这里面的变革就显的非常自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种文化自觉的体现。从我个人看到他这一块的东西,我觉得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精神,还有一个寻求突破的勇气,这两点应该说他做的还是很有根基,做的还是很扎实。其实他里面用心很多,很多的横构图,他用横构图表现高远,我能够感觉到他有意地去做一些尝试,还是很成功的。他用了现代人区别于古人可以俯视的条件。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著名美术理论家):当代很多水墨,把水的问题单拿出来,这是一种冲击和超越。特别是在水和墨相互生发过程中,我讲的是客体和主体化的过程,这是很明显的,尤其在当下。传统水墨和现代水墨都在许振画中体现出来了。在青花系列上,我觉得不妨再往前走。我觉得这种试验他的思路和意向还是很明确的。就是逐步脱离比较大众化的局面,从传统中慢慢远离,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一种艺术表现的途径。答案是当然可以,可能形成各种各样的风格,甚至个人的一种表现形式。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许振至少像他自己陈述的那样,在*山他能发现这种雨后*山的灰色调,他觉得这种灰色调正好跟他自己的心境吻合,他为什么要创作水韵青花系列呢?正好是跟他的这种心境吻合,所以他就放弃了传统的笔墨,完全用青墨。比青花瓷器还要清澈透明,给人一种清凉、宁静、单纯的感觉。这也是画家心态的一种表现。这就是要表现*山内里的画家内心世界,追求是的宁静的、纯净。
王进玉(知名青年学者、艺术评论家):他的水韵青花山水作品尤其强调用水和用色,强调水对色的驱驭,色对水的晕染,水色相互交融反应,并达到以水显色之韵,以色显水之妙,水为色之*,色为水之象,以水蓄气,以色写形,气行则形活的自家绘画语言和风貌特征。这一点显然与当今众多山水绘画作品拉开了距离,同时也有力地补充和丰富了除古人所说的用笔用墨之外,用水和用色也同样会对作品的气韵产生着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同样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探索与现实意义。我想这也是许振先生的水韵青花作品在当今山水画坛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最主要,也最根本原因。
公子羽(艺术评论人):在许振营造的这种律动的微妙里,文本倏然诞生,解读却消弭了。顾恺之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王微说山水要“畅神”,“悟道”。山水精神,无形有迹,使许振“看见”了生命的心性,也让许振“看见”了水墨与山水相互契合的另一种形态。他的水韵青花,与其说是古典的决裂,不如说是古典精神丹*在当下的复活,沿着再造时空,超越时空,折叠时空的轨迹,把瞬息万变凝于一瞬,并以此表达共时性,表达艺术的诗*,其终极所指天人感应。在水韵青花之中,许振给出了思想的光,也给出了山山水水的形,这样的思想图解所展现的缤纷大千,何尝不是时空的变幻和诗*之中的“澄怀观道”之境。